- 读书简介
火爆新书《传染病相关知识》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手可摘星程M”,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染的注射器,会导致患者感染乙肝。②医院环境传播:医院的空气、水、物体表面等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体。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因接触被污染的环境表面,或吸入含有病原体的空气而发生感染,如在病房中感染耐药菌。③医务人员传播:医务人员的手、工作服等若被病原体污染,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可将病原体传播给患者。此外,患...
第8章
险,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过程。传染病消毒一般不用生物的方法,因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灭菌不彻底。
消毒目的有二: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通过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传播风险,保护公众健康。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进行消毒,可有效降低病毒传播几率。
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医院通过对病房、手术室、医疗器械等的消毒,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避免因交叉感染而加重病情。
消毒方法有3种:物理,化学,生物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电离辐射消毒法
热力消毒法:包括煮沸消毒(湿热)和高压蒸汽灭菌(干热)。
煮沸消毒:是将物品放入水中煮沸15-30分钟,可杀死大部分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常用于餐具、衣物等的消毒。a2:高压蒸汽灭菌则是在高压灭菌锅内,通过高温高压的饱和蒸汽进行灭菌,一般压力为103.4kPa,温度为121.3℃,时间为15-20分钟,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常用于医疗器械、敷料等的灭菌。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可使微生物的DNA或RNA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一般采用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²,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可用于空气、物体表面等的消毒。但紫外线穿透力较弱,消毒时需注意物品的遮挡。
电离辐射消毒法: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消毒。其优点是穿透力强,可对包装好的物品进行消毒,但设备成本高,需专业人员操作,常用于一次性医疗器械、药品等的灭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