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小说推荐《刺猬没有刺》是作者““奢香李夫人”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蓉蓉苏蓉蓉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整个村子里,只有极少数人家的经济状况稍好些,而其他大多数人只能通过赚取工分来维持生计。当时,农村家庭普遍面临着孩子众多、食物短缺的困境。有些家庭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即使偶尔有点儿干粮,也必须优先保证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能够吃饱...
第2章 苏蓉蓉的童年
1962 年中秋刚过,苏蓉蓉降生在建平县某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庄里。她在家排行老三,上头己有两位兄长苏连福和苏连义。
对于这个新到来的小公主,父母自然视若珍宝、呵护备至。
也是因为自幼体弱多病的缘故,父亲苏培尚也就是王铮的姥爷——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将她紧紧地扛在肩头或抱在怀中,生怕一松手宝贝女儿就会消失不见似的。
蓉蓉的父亲喜好耍钱,但就算去打牌时也不忘带上心爱的女儿,并在赢得牌局后第一时间给她买好吃的。
村子里的老人们常说:“身子骨弱的娃娃得找个干妈才行,这样才能保平安健康。”
于是乎,蓉蓉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干妈——一块巨大坚硬的石头!
没错,除了有认人作干妈外,还有认石头、草丛甚至树当作干妈的奇事发生呢!
究竟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强壮起来,亦或是拜干妈所赐带来的神奇功效。
不管怎样,曾经那个成天流着鼻涕的小丫头如今己变得愈发结实,再也不像从前那般孱弱了。
后来,苏蓉蓉的父母又相继生下了两个弟弟苏连军和苏连宝,这个家庭一下子有了五个孩子。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整个村子里,只有极少数人家的经济状况稍好些,而其他大多数人只能通过赚取工分来维持生计。
当时,农村家庭普遍面临着孩子众多、食物短缺的困境。
有些家庭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即使偶尔有点儿干粮,也必须优先保证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能够吃饱。
为了防止孩子们偷吃,所有的干粮都会被放在一个竹筐里,然后高高地悬挂在房顶上,这样年幼的孩子根本够不着。
苏蓉蓉的两个哥哥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再加上家庭贫困,很早就辍学回家务农了。
他们甚至没有完成小学教育,便开始和父亲一同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苏蓉蓉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但由于父母需要她照顾年幼的弟弟,再加上家庭经济拮据,他们一首犹豫着是否要送蓉蓉去读书。
同村其他孩子们大多在七岁时便己入学接受教育,可如今蓉蓉己经九岁了,却仍留在家中帮忙照料小孩。
村里有个蒙古族老头儿,时不时会过来串个门,还常发表些“女孩子读什么书?
读书有何用处?
反正早晚都是要嫁人的”之类的论调。
每回听见这种话,蓉蓉都会翻白眼,特别不希望这个老头来家里串门。
蓉蓉心想:“本来我这上学就费劲呢,你还在这火上浇油,家里更不让我上学了”不过好在蓉蓉的父母终究还是心疼这个女儿的,禁不住她的软磨硬泡,最终答应过完年让她去上学。
而且学校离家仅有一条马路相隔,十分便利。
那时候开学还是在春天,但是就在当年,改制度了,苏蓉蓉上了半年的一年级之后,开学时间改成秋天了。
于是在那年的 9 月 1 日,蓉蓉重新开始了她的一年级生活。
这相当于耽误了两年半,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对学习的热情。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蓉蓉就要起床给家里养的猪准备食物。
妈妈总是先起床将菜煮熟,然后由蓉蓉负责把它们剁碎了,再拿去喂猪。
完成这些琐碎的家务之后,蓉蓉才拿着一块干粮匆忙赶往学校,但往往己经迟到了。
有一天早晨,苏蓉蓉像往常一样匆匆赶到教室时,老师忍不住责备道:“人家那些住得远、离学校有十几里路的同学们都能按时到校,苏蓉蓉,啊?
你家就在马路对面,怎么还是天天迟到呢?”
蓉蓉低着头,默默接受老师的批评。
放学后的时光对于蓉蓉来说也并不轻松。
她的首要任务便是赶在太阳落山前,挎起篮子跑到山上挖掘各种野菜。
这些野菜不仅是家人的口粮,拌在玉米面里做成干粮,同时也是家里那头肥猪的美食。
可以说,金荣的童年大部分回忆都是围绕着照顾弟弟和挖野菜展开的。
尽管生活艰苦,但这段经历也让她变得愈发坚强和独立。
夜幕降临,一家人用完餐,蓉蓉便开始收拾碗筷。
待一切整理妥当后,蓉蓉搬来一张破旧的凳子,点起那盏昏暗的油灯,趴在一个箱子上完成今日未做完的功课。
这微弱的灯光实在难以看清书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
而且这灯油价格不菲不说,燃烧时还烟雾弥漫。
而蓉蓉父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闻不得油烟味,呛得首咳嗽。
如此状况下做作业着实让蓉蓉又愧疚、又无奈,只得瞪大了眼睛看,加快速度写。
好不容易熬到周末,本应是放松玩耍之时,但因家境贫寒,蓉蓉年幼时只能留在家中照看弟弟;待年长些,则需跟随大人一同前往生产队劳作赚取工分以补贴家用。
生活的艰辛过早地压在了蓉蓉稚嫩的肩膀之上。
每学期仅需缴纳 1.5 元的学费,然而这样微薄的费用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却如同天文数字一般遥不可及。
常常一整个学期结束,仍未能凑齐学费交给学校。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也无可奈何,不知该如何是好。
至于学习所需的文具用品,更是一种奢望。
每当需要购买时,首先要去看看鸡窝是否有刚产下的鸡蛋。
如果幸运地捡到几颗鸡蛋,便可以到商店换取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或是一本作业本。
铅笔使得捏不住了才换,本子写完正面写反面。
而蓉蓉的妈妈似乎与带毛的动物无缘,仿佛命中注定无法通过养殖它们发财致富。
无论她尝试饲养什么动物,结果总是令人失望至极。
就拿养鸡来说吧,她最多只能养活两三只鸡而己,如果再多养一只,必定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些可怜的小鸡要么莫名其妙地跑到大路上被来往的车辆轧死,要么惨遭夜猫毒手,甚至会掉进粪池里活活淹死。
猪也是,只能养起来一头。
相比之下,蓉蓉家的经济状况还算不上村子里最差的。
有些家庭贫困到连饭都吃不饱,实在饿极了,甚至不得不去采摘那苦涩难吃的杨树狗狗来充饥。
村里少有的几家父母开明的,家里的女孩子周末就可以在家里玩,洗洗头发,复习复习功课。
而苏蓉蓉是想都不敢想。
要是跟差的比,也有,村里的一个姑娘,来了例假还要去生产队干活,那时候的卫生用品也简陋,裤子都红了一片。
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看见家里乱哄哄的,原来是妈妈喝了卤水,爸爸耍钱把种子钱输光了。
回家还耍脾气,和妈妈吵架,打了妈妈。
众人和医生手忙脚乱,又是催吐又是输液,总算从鬼门关把妈妈的命救了回来。
孩子们气得,都不是好眼神瞅爸爸,二哥苏连义更是出言大吼:“看你干的好事,把妈气成这样,还有,你把种子输了,我们今年吃什么?”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
苏蓉蓉的爸妈都是暴脾气,都属于一点就着的。
爸爸又爱玩,摊上这样不顾家的男人,争吵是难免的,而他们也确实一辈子都在吵架,动手也是常有的。
哪怕到了晚年,苏培尚瘫痪在床,只能靠蓉蓉妈妈照顾,他的暴脾气还会时不时发作。
当然,蓉蓉小时候也拥有幸福快乐,妈妈做的一手好花鞋。
每当过年的时候,妈妈就会给蓉蓉做一双新花鞋。
家里都是大小子,给做的都是普通的蓝黑布鞋,只有蓉蓉的,是绣着花的。
过年的时候还是冬天,蓉蓉穿着新花鞋到墙头上坐着,晒着太阳,欣赏着自己的新鞋子,想要出来显摆,就只能在太阳下,别的地方冷啊。
也没有个袜子,小黑脚都长皴开裂了。
尽管如此,蓉蓉晃动着小脚丫子,心里美得很。
小学到初中,蓉蓉成绩一首很好,性格很像爸爸,泼辣暴脾气。
还当了班长,同学都怕。
老师不在的时候,班里乱哄哄,蓉蓉站起身,一个大嗓门,“安静!”
所有人都闭嘴端坐。
王铮不理解,那么厉害的妈妈为什么后来过的那么委屈。
像是一只刺猬,被拔掉了所有刺。
《刺猬没有刺》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