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抖音新上热文普朗克爱因斯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抖音热推小说普朗克爱因斯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全文免费无弹窗阅读
小说介绍
很多朋友很喜欢《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这部现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城主”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内容概括:波函数的演化由薛定谔方程控制,叠加态的数学描述为:∣ψ(t)⟩=i∑ci(t)∣ϕi⟩其中∣ϕi⟩是基态,ci(t)是时间相关的概率振幅。测量与坍缩当对量子系统进行测量时,叠加态会“坍缩”为某一确定的状态。测量结果的概率由波函数的振幅平方决定。这一过程叫做“量子态坍缩”,是量子力学中的重要...
第7章
信息科学的核心,也是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基础。
一、量子纠缠的基本原理
在经典物理学中,物体的性质是独立存在的。然而在量子力学中,当两个粒子通过某种机制(如相互作用或共同产生)纠缠在一起后,它们的状态会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状态不能用单独粒子的性质来描述。
纠缠态可以用以下数学形式描述:
∣ψ⟩=c1∣a⟩1∣b⟩2+c2∣c⟩1∣d⟩2
∣ψ⟩:系统的总状态。
∣a⟩,∣b⟩:粒子1和粒子2的状态。
c1,c2:概率振幅,满足归一化条件 ∣c1∣2+∣c2∣2=1。
在纠缠态中,粒子1的状态 ∣a⟩ 和粒子2的状态 ∣b⟩ 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测量粒子1的状态会立即决定粒子2的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远。
二、量子纠缠的实验验证
1. 爱因斯坦-玻尔之争与EPR佯谬
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PR)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EPR佯谬),试图说明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他们认为,如果粒子1和粒子2的状态可以通过测量另一粒子瞬间确定,那么就违反了经典物理中的局域性原则(即信息不能以超过光速的速度传播)。
EPR假设量子力学需要一种“隐藏变量”理论来补充,这些隐藏变量决定了粒子的状态,从而恢复经典因果关系。然而,玻尔反驳道,量子纠缠并不需要隐藏变量,而是量子力学固有的非局域性特性。
2. 贝尔不等式与实验验证
1964年,约翰·贝尔提出了贝尔不等式,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法来区分量子力学和隐藏变量理论。如果自然界遵循隐藏变量理论,则实验结果应满足贝尔不等式;若量子力学正确,则会观察到贝尔不等式的违反。
1970年代,阿兰·阿斯派等人通过光子纠缠实验首次验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