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宠冠后宫后,我连夜跑路逃离皇宫》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赵静姝项辰,《宠冠后宫后,我连夜跑路逃离皇宫》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姝儿恼恨他今夜恃强凌弱,闭上眼睛,不去看他,但眼泪还是不争气的流了出来项辰轻轻拂去她眼角的泪水,凄然道:“我皇兄去法门寺为我父皇祈福,半路遇刺,身受重伤,已然身亡,此次负责护卫我皇兄出京的是李誉的羽林军,他对外只宣称我皇兄受伤,秘不发丧,暗地里将消息告诉了他父亲李远怀,李远怀深夜入宫,将此事告知了我父皇,父皇强撑着一口气,立下诏书,召我回长安,立我为帝”姝儿刚才脑子一片空白,都没好好去思索当今...
第36章
李誉依旧没有说话。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项孤曼先开了口:“郑先生的案子牵涉太多,我不好干预,贪污构陷的罪名怕是免不了的,但我可以想办法让他流放岭南,你在路上救下他便是了。”
郑叶飞案子的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李家不好出面,就连康王和项辰都不愿意管,项孤曼的建议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代价是什么?”李誉问。
“什么代价?”项孤曼蹙眉。
“郡主愿出手相救,李某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李誉转头看她。
项孤曼想了想,道:“五日之后,平乐馆会上演一出新戏,李将军可愿再陪我一听?”
李誉清俊冷傲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微笑:“能陪郡主听戏,是李某之幸。”
戏曲落幕,项孤曼与李誉一起走出厢房,在下楼的时候,听到楼道旁的一间厢房里有男子的哭求声,那声音还不小。
“我的姑奶奶,现在全京城的人都在等着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结局,你竟然和我说结局写不出来了?”
项孤曼极爱听戏,不由得便停住了脚步,李誉不好自己先走,便也停了下来。
一个温婉女子的声音从厢房里传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殉情,这便是我的结局,你定要我改成有情人终成眷属,我自然是写不出来的。”
“郡主?”项孤曼因站在楼梯中间,她的婢女怕她摔着,小声唤她。
项孤曼抬手制止了婢女的话,反而提起裙摆向上走去,只见厢房里站着一男一女,男的是平乐馆的东家,每天迎来送往,许多人都认识。
他对面站着一个戴着面纱的黄衣女子,那女子微微低着头,十分谦逊的模样,虽蒙着面纱,但她的那双眼睛像是含着一汪秋水,动人心魄。
“你要把他们俩都写死了,我这馆子只怕就要被砸了。”东家又急又怒,吼声冲天。
“那我便写不出结局来。”
黄衣女子对着东家屈了屈膝,转身欲走,却见一行衣着华贵的人堵在了门口,惊了一下。
还是那东家最先反应过来,连忙跪下行礼:“小人见过郡主。”
黄衣女子立刻跪下,规规矩矩的行礼:“民女见过郡主。”
“都起来吧。”项孤曼免了他们的礼,然后看向黄衣女子,问;“那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你写的?”
“故事是我写的,唱词是我编的,但是曲子不是我作的,舞蹈也不是我排的。”黄衣女子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回话。
“你叫什么名字?”项孤曼问。
黄衣女子答:“民女姓林,爹娘和兄长都唤我姝儿。”
“书儿?可是知书达礼的书?”项孤曼问。
姝儿摇摇头:“静女其姝的姝。”
“好名字。”项孤曼觉得眼前的女子有些与众不同,但却说不上哪里不同,看着她道:“摘下你的面纱,抬起头来。”
姝儿慢慢的将头抬起,不卑不亢的摘下了蒙面的薄纱。
在看清她容貌的一霎那,项孤曼终于明白为何她会觉得眼前的女子与众不同了,那是一个极美的女子,京城的名门闺秀无人能出其右,单是看着,便能让人心生欢喜。
“本郡主很喜欢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出戏,得知此戏曲是姑娘编撰的,便有些心痒,想听姑娘说一说这后面的故事,不知姑娘可有时间?”似是怕惊动了美人,项孤曼的声音柔和了不少。
姝儿再次将头低下:“知音难觅,姝儿自然愿意将这后面的故事说与郡主听。”
小说《宠冠后宫后,我连夜跑路逃离皇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宠冠后宫后,我连夜跑路逃离皇宫完整阅读》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