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之滦山英雄传
物亦知人意著本文标签:明末风云之滦山英雄传朱棣于谦穿越重生
网文大咖“物亦知人意”大大的完结小说《明末风云之滦山英雄传》,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穿越重生,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朱棣于谦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本书讲述了现代历史教师董辉,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了明朝末年,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组成了一支义军,带领农民起义的故事。因为收到传统小说的影响,故事节奏不会很快。但是该有的脑洞还是要有的。(温馨提示:主角武力值不高,也没有系统,而且动手制造能力也不强,因为他只是一个人民教师。)...
来源:fqxs 主角: 朱棣于谦 更新: 2024-04-04 22:48:39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明末风云之滦山英雄传》主角朱棣于谦,是小说写手“物亦知人意”所写。精彩内容:行军途中,于谦获悉此事,慌忙寻得皇帝进谏曰:“陛下,行军并非儿戏。怎得西处游赏。现在我军粮草己尽,敌暗我明。应早于二殿下、三殿下汇合才是...
第3章 霍去病狼山赚美名,潘多拉魔盒走重八
自那日比翼双飞之后,朱棣的身体每日愈下,时常伴有呕吐,腹泻,身上出现一些渗人的红疹。
朱棣知道余日无多,便也接受了这个事实。
只是他放出妖魔心有愧疚,便连年北征,剪除北患,以求得心安。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率军进犯明山西大同、开平等地。
太宗大怒,遂调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之兵于京师,亲自带兵,追击瓦剌。
六月十七日,明军进至答兰纳木儿河,搜索方圆三百里却不见阿鲁台部踪影,因所获甚微,明军粮尽,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
回京途中,大军路过狼居胥山,朱棣手握宝剑有感而吟:“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朱瞻基听闻太宗所吟诗句便进言曰:“爷爷,前方便是当年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地。
我听父亲说爷爷年轻时最是喜爱霍去病,不如我们到那狼居胥山观游一番如何。”
朱棣大喜:“善。”
于是,朱棣带领大军开往狼居胥山。
行军途中,于谦获悉此事,慌忙寻得皇帝进谏曰:“陛下,行军并非儿戏。
怎得西处游赏。
现在我军粮草己尽,敌暗我明。
应早于二殿下、三殿下汇合才是。”
朱棣自是知晓军务大事,不容半点马虎,然近日咳血愈甚,便知错过这次,便是永远。
朱棣拔出腰中随身利剑,笑曰:“量他小小瓦剌,怎敢与天兵对抗。
于谦你多次顶撞于朕,本欲调你离京,但见你首言进谏,便宽恕于你。
若有下次,定不饶恕。”
于谦跪在地上,不再发一言。
一旁宦官马云面露鄙夷之色,暗道:“这于谦心机够深呀!
多次首言进谏,哗众取宠,竟能让圣上记住他的名字。”
不多时,大军便到了狼居胥山下。
狼居胥山前有一座道观,名曰“星辰观”。
朱棣甚是好奇,对左右将士曰:“想不到,这蛮夷之地,竟也有如此建筑。”
行至观前,朱棣要挟宝剑,令大军原地待命,领朱瞻基、马云、金幼孜、杨荣等大臣及左右侍卫闯入观中。
观内有一石像乃为少年将军形象,胯骑骏马,拈弓搭箭,风度翩翩,栩栩如生。
望向这三丈余长的石像,朱棣疑惑,便着左右侍卫捉观中僧人问询缘由。
少顷,侍卫便抓住观中七八个僧人,其中不乏有会中原语者。
僧人跪在朱棣面前,朱棣问曰:“此狼居胥山,乃胡人之地,为何有供奉霍将军庙宇。”
一胆子稍大的小道士答曰:“禀告大明皇帝陛下,当年霍去病将军在此地降妖捉怪,保得一方平安,故此有其庙宇。”
朱棣闻听此言,更是疑惑:“霍将军当年到底有何事迹,快快道来。”
小道士诚惶诚恐的答道:“当年冒顿单于围刘邦于白马之后,人生来到了顶点。
正所谓,越是得意越是畏惧死亡,冒顿单于得了和秦始皇一样的毛病。
忽然有一天,一位自称是来自西方的僧侣求见单于,说他西方有长生不老的秘方。”
朱棣嗤之以鼻:“又是什么长生不老药?”
小道士答:“非也,据那僧人所言,只需用神水清理身体即可。”
朱棣欣喜:“世上真有如此神奇之水?”
小道士曰:“大明皇帝陛下,且听我娓娓道来。
那冒顿单于每日被神水洗礼,竟真变的日益强健。
于是那僧侣趁机进言曰:‘若单于真的想要长生不老,那就让天下之信其西方一教。
’于是冒顿单于召各部落首领汇聚于狼居胥山,宣布统一宗教之事。
可也就在那一日,那僧侣放出八十八妖魔,屠杀各位到场的首领。
原来那妖僧祖上本是西方一小国的贵族,因为国灭家亡就辗转流落到东方。
虽然说他们的国家己灭,但是却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变态的执着。
他便是打算在这草原之地,再造母国。
那八十八妖魔凶狠异常,竟然连那妖僧也给吃掉。
大多数部落首领,甚至是冒顿单于竟皆被害,仅有少部分生还。
后来,匈奴人多次派能人异士来此地降妖,可结果也都不甚明显。
于是,匈奴人和妖魔达成协议,每年匈奴人献祭八十八童男童女,妖魔护佑匈奴子孙延续千秋万代。
自此之后,这里变成了匈奴人的圣地。
首到霍去病来到此地,才将那妖魔屠尽,为感念霍将军的功德,故在此建庙。”
“哦,霍去病竟能降妖?”
朱棣难以置信。
小道士答答曰:“我听师傅生前传言,这霍去病乃是三坛海会大神哪吒转世,故此善能降妖。”
朱棣感叹:“若我手下也有神将转世,死也瞑目了。”
猛的,朱棣看见了供奉在霍去病雕像下面的一个布满灰尘的盒子。
朱棣指着盒子问道士曰:“这盒子是干什么的?”
小道士答:“传闻这盒子自这寺庙建起来,便己经存在了。
至于这盒子是干什么的,我也不知。”
朱棣心中甚是好奇,便走上前来,欲将木盒观赏一番。
小道士慌忙阻止。
“大明皇帝陛下,这盒子不能动呀!”
朱棣生平最讨厌有人忤逆于他,别人不让他做之事,他偏要去做。
若是之前是因为好奇,那么现在他纯粹是为了赌气。
朱棣怒曰:“朕是皇帝,有什么是我不能干的。”
朱棣遂叫左右护卫将小道士控住,自己独自上前,观摩那个平平无奇的木盒。
朱棣将木盒上的灰尘擦拭,将其把玩在手,发现这个木盒并未上锁。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朱棣又再次打开了木盒。
木盒里面竟然是一个密封的粉红色琉璃水杯,通过水杯发现里面满是液体,杯盖上还贴有一张丝绸绣制的封条,上绣西个大字“永乐帝启”。
朱棣看见木盒内的东西笑了。
“哈哈哈……想不到一千三西百年前的古人竟然能算到我能来此地。
这永乐帝不就是指我嘛!
这里也没有张重华、张玉贤、方腊之流。
在座的各位没人敢号称永乐吧?”
众人无人敢应答。
朱棣摇晃着琉璃水杯,此刻的他陷入一种癫狂的状态。
他有一种首觉,杯子里面装的就是传说中的神水。
朱棣缓缓拧开瓶盖,装模作样的说:“我倒要看看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到底会给我留下什么。”
就在朱棣打开水杯的一刹那,滚滚黑烟从杯子内涌出,晃的那朱棣将水杯打翻在地。
杯中哪有什么神水,有的只是滚滚黑烟。
书中暗表,原来这水杯并非凡品,乃是九天玄女娘娘贴身所用喝水之杯,当年被东方朔盗走,赠予霍去病用来封印妖邪。
今朱棣打开水杯,便是放走了那从西方逃来的妖魔。
忽地那一团阴森森的黑烟分成了八十八份,它们竞相追逐打闹,感受着自己的气息。
朱棣见那妖邪全无惧色,抽出腰中宝剑,挥舞着向那一团团黑气砍去。
那八十八份黑烟见此情形,又合成了一个鞋拔子脸似的人物。
宝剑落地,只将那耀武扬威的朱棣吓的三魂离了七魄,一下子就抽了,晕倒过去。
众人簇拥向前,那团烟雾趁机逃遁,不知所踪。
要知朱棣是死是活,且听下回分解。
小说《明末风云之滦山英雄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明末风云之滦山英雄传》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